-
PC时代的路灯照不亮移动时代的路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30 热度:74
随着微软对Windows 10 Mobile支持的停止,采用该系统的应用软件也开始陆续离场,其他第三方应用提供商也逐渐放弃了这一系统。所有这一切,都为Windows 10 Mobile敲响了丧钟,它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。 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 曾几何时,微软几乎是操[详细]
-
对待新技术,上进心比抱怨更需要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30 热度:180
这些现象与新技术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社会进步大趋势不符。究其原因,大概包括两方面。一方面,新技术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后,管理体制需要一段磨合期。回顾技术发展史,新技术与原有的管理体制之间并不一定完全兼容,新技术产生之后,需要经过调适才能被体制所[详细]
-
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帮助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30 热度:164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日表示,要对2019-nCoV肺炎疫情有科学的认识,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,避免不必要的恐慌。信心自不必说,较之17年前的SARS,我们的国力已经N多倍的提升,科技水平已经N多倍的提升,人民团结的力量也是空前的,我们一定有能力战胜这次疫[详细]
-
占着大数据,让慈善捐助在“阳光下进行”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30 热度:109
就国家相关部门而言,首先,应实现对《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》《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》等配套政策性法规的完善与落实,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对互联网公益平台规范的筛查效率,以便督促与保障慈善募捐平台高效[详细]
-
不断加强病毒溯源研究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55
病毒溯源是研究病毒人际传播规律和演化历史,搞清楚病毒从天然宿主到中间宿主,再到人类世界的完整链条,是疫情防治的核心科研攻关环节。其目的在于找到传播源头,摸清病毒初始传播途径、突变规律和潜在风险,采取更有针对性、更加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。从[详细]
-
实现、培养、激励机制 全面壮大科技人才动力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85
对人才要进行有效识别分类 科技人才是具有专业技术的特殊人才。近年来,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,各类型的科技人才不断涌现,科技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。国家和各地政府目前虽有各类科技人才计划,引导与支持着科技人才的发展,但是科技领军人才[详细]
-
科技,战“疫”中的“强大”力量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11
追溯人类历史,疫病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威胁。而人类战胜大灾大疫,也从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。破解病毒密码,获取其进化和传播机制,必须以科学为支撑;防控疫情,有效遏制病毒蔓延势头,更源于科学指导、技术助力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党中[详细]
-
工业互联网携手数字中国建设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75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,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,加快数字化发展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(2020年)》显示,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.8万亿元。今天,数字中国建设成绩显著,数字经[详细]
-
让更多青少年憧憬星空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200
走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青牛创客空间,不由眼前一亮:600平方米的空间分成了机器人广场智控坊创想汇等子空间,3D打印机、电路板雕刻机、数控雕刻机、新型喷绘机等先进设备应有尽有。每天下午4点以后,创客空间就是孩子们最爱来的地方。 王韬智和同学们[详细]
-
为激发创新活力助力坚强产权保护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07
面向未来,应继续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,着力完善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,加大对侵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,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 发明专利授权53万件,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企业较上年增加3.3万家,国内申请人提交PCT国际专利[详细]
-
让院士荣誉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92
大家之所以对院士评选如此关注,并对候选人的职务身份、所处行业、学术贡献等进行讨论,既是出于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目标的殷切期待,也体现了维护院士评选严肃性、专业性、权威性的朴素愿望。 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、人民的骄傲、民族的光荣。从两弹元[详细]
-
当选两院院士为什么这么容易?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04
在国内科技界,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。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已于1月1日启动,最近一些地方科协陆续对推荐人选进行了公示,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。 院士是我国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称号,是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我们耳[详细]
-
寻找走失人口要靠科技 更要进步社会治理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88
人口有流动就有走失,人口走失也是一个民生痛点。《亲爱的》《失孤》《找到你》等影视作品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,就在于与家人失联的悲痛所引发的强烈共情。每一个走失人口的背后都牵动着一个或者多个家庭,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幸福[详细]
-
让智慧城市更优秀更暖心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37
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从数字治堵到数字治城再到数字治疫,近年来,杭州积极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,在政务服务、交通出行、医疗健康、公共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和进展。 如何继续探索创新?今年1月[详细]
-
“为热爱投入”是天花板科技人才成长之道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18
2018年,教育部就印发了《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》,《珠峰计划》中指出,要重视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,对数学、物理等重点或薄弱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。2020年,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正式启动,就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[详细]
-
“一起接种”,这样动员接种好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9 热度:102
近期,深圳市盐田区东和社区的疫苗宣传标语我们一起打疫苗,一起苗苗苗苗苗冲上热搜,在社交平台刷屏,不少网民直呼自带BGM洗脑越哼越上头。魔性标语出圈,用又萌又暖的谐音梗助力疫苗接种工作,其传播手段的创新、话语方式的转换,也带来健康宣传推广要走[详细]
-
让教育惩戒成为鼓动学生成长的“加油站”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61
从让学生写下自罚条款的耻辱榜,到孩子改正错误后的成长榜,再到记录孩子种种进步的照片墙,这样的教育惩戒方式,与故事中的父亲采取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二者都采用做减法的方式纠正孩子的错误,遵循理解、尊重、反思、激励的自我教育原则,是有利于孩[详细]
-
限制时间是对滥用电子产品现象的纠偏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95
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教学也趋于智能化。在教学中适当使用电子产品,可以丰富教学手段,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为此,许多学校购置了信息技术设备,添置了电子产品,智慧课堂建设、数字校园创建成为一种时尚。 需要注意的是,信息技术设[详细]
-
“教”“育”当携手并行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151
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。他又掏出第三颗:据了解,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,说明你有正义感。 这时,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:校长,我错了。不管怎么说,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。 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:你已经认错,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。 这个故事就是[详细]
-
停止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正当其时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96
近日,教育部制定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,要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,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%,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。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,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,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[详细]
-
家庭不是孩子的“第二课堂”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169
当下,鸡娃内卷已成为讨论教育问题时绕不开的几个词。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、民进中央副主席、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认为,鸡娃的背后是家庭教育学校化,对孩子的成长不利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、教[详细]
-
过度限制不是课间管理该有的姿态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149
实行课间圈养,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出于安全考虑,禁止学生跑动、打闹,避免产生肢体碰撞、摩擦,乃至身体侵害、财产损害以及意外事件。客观来说,这种做法有合理的一面,教室和走廊等场所空间狭小,如果学生聚在一起,大幅度的肢体运动及激烈的运动难免造成[详细]
-
“跑偏”的教育言论及其处理亟需“四轮定位”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168
抓教育,首先要抓教师;抓教师,首先要抓师德。长期以来,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,都将抓师德、强素质作为抓管理、提质量的重要手段。近年来,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和失范整治,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得到了整体提升。 在此过程中,家长、社会、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教[详细]
-
“大先生”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底子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74
培养一流人才,建设一流学科,产出一流成果,需要一流的大学,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,需要一流的大先生,这也是建成一流大学的根基。 习近平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,教师不仅要传道,还要授业解惑;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播者、真理的播种者,还[详细]
-
消灭学生“手机依赖”须多方“给力”
所属栏目:[评论] 日期:2021-05-27 热度:123
当前,学生手机依赖症已成为教育的新痛点。一些学生长期依赖手机,不仅荒废了学业,影响了身体健康,还带来了亲子感情淡漠、师生关系紧张等一系列教育、社会问题。 今年年初,教育部在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中提出,要细化管理措施,有限[详细]